中國劍歷來講究平直端正,在傳統的意識裡,不但人行為舉止要端正,連劍也要端端正正。漢劍身挺直,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,入鞘則樸實無華,出鞘則鋒芒畢露。漢劍可以說非常準確地代表了中國儒家文化的〝溫、良、謙、恭〞和外圓內方的風格。而其中蘊含的〝藏〞與〝顯〞都是這種精神所在。
據史料記載,漢劍在當時主要代表權貴的象徵,視為一種高貴華麗裝飾工藝品,而在戰場上,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武器。漢高祖劉邦起事,就是從劍斬白蛇開始,而其後漢代的皇帝無不配劍。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,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,奉為時尚。所謂〝劍者,君子武備,所以防身〞就是這個道理。
在西漢,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,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。原形的漢劍劍身長而窄,分八面研磨,故有〝八面漢劍〞一說。
含鞘總長:105cm
未鞘總長:98cm
刃長:72.5cm
刃厚:4mm
刃型:無血槽
鋼材:錳鋼
柄長:27.1cm
裝具:鋅合金
鞘材:雞翅木
未鞘重:1000g
含鞘重:1564g
產地:中國
刃口:未開鋒